-
二十四节气-入伏
入伏,是指进入“三伏”的意思。民谚“夏至三庚数头伏”,这是确立初伏的依据。历书规定:“夏至三庚便数伏”,意思是说,“从夏至日”开始往后数,数到第三个“庚日”便开始入伏了。这里的“庚日”是指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中带有“庚”字头的那一天。所谓“...
2023-07-14 -
二十四节气-秋分的由来
按照传统历法,一年分四季,每一个季节有六个节气。秋天的六个节气即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和霜降。立秋太阳位于黄经135度,8月7-9日交节,是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三个节气,秋季的第一个节气。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象的变化,立秋是阳气渐收、阴...
2023-09-14 -
教师节的由来
“春蚕到死丝方尽,腊炬成灰泪始干。”一直是夸赞老师的经典名句。作为老师的节日,教师节还与护士节、记者节合称为中国三大行业新节日。关于教师节的由来,最早可追溯到汉朝时期。汉武帝在位期间,我国就已经形成了配备老师的实体学校。每到孔子诞辰日,皇帝...
2023-09-06 -
二十四节气-白露
白露节气的含义:凉爽秋天的到来白露是9月的头1个节气。露是因为温度的降低,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。所以,白露实际上是代表着天气已经慢慢变凉了。这个时候,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经过去了,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。因为白天...
2023-08-31 -
关于七夕-由来
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、博大精深,古人从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,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刻的观星文化,“牛郎织女”就是典型例子。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,早在远古时代,追求秩序的古人们不仅将天空规划得井井有条,...
2023-08-21 -
立秋-二十里节气之一
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。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度时为立秋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七月节,立字解见春(立春)。秋,揪也,物于此而揪敛也。”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,秋天即将来临。立秋(节气)以后,秋后下一次雨凉快一次,因...
2023-08-02 -
二十四节气-大暑
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。斯时天气甚烈于小暑,故名曰大暑。/暑/是炎热的意思,大暑,指炎热之极。《逸周书》曰:/土润溽暑(溽暑,指潮湿而闷热)。又五日,大雨时行/;又曰:/大雨不时行,国无恩泽/。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、气温最高、雷...
2023-07-24